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 >民俗摄影理论与实践 >详细内容

  1586

福 特 的 启 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发布者:民摄课堂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1:31

福 特 的 启 示

袁 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福特基金会就在我国云南资助着一个关于偏僻贫困地区的健康发展项目。在项目实施的最初阶段,为了收集资料,进行了一个十分有创意的活动,项目研究人员称其为"照片故事活动",即把照相机和胶卷发给农民,完全没有拍摄计划和规定,让乡民们随意拍摄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

"该项目后来用这些照片出版了一本画册,画册中的这些照片展现了贫困农村中妇女的日常生活,有的照片令人吃惊。"(引自福特基金会项目报告书)。笔者认为,这一活动已经超越了"健康发展"的研究课题,起到了多方面的社会效应:1、真切自然地记录了偏远农村地区的生活;2、通过图片反映他们的心声;3、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上的扶"贫"与经济上的扶贫是相辅相成的);4、提高了乡民的自豪感,让乡民们自己发现自身风俗的美。

这一"照片故事活动",对于摄影,尤其是对于纪实类的民俗摄影,颇多启示:

第一、 民俗摄影要发动最基层的群众参与

世代沿袭而成的民间风俗,往往是在经济尚欠发达、交通比较闭塞、信息不甚流通的情况下,才保留了其相对的独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的流动,尤其是电视广播进入僻壤山乡,信息充分而快捷地传播,对许多民族的民间风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民族已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很多民间风俗迅速消失。

因此,利用各种手段保留我们的民俗资料就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就是一个自觉执行这一任务的民间团体。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若要较好地开展记录整理、乃至保护发展民俗文化的工作,仅靠一些专业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仅就民俗摄影而言,即使专业的民俗摄影工作者常年地奔波采访,也不可能涉及周全,做到深入和广泛。更何况许多民间风俗习惯,往往是不愿对外"曝光"的。这就需要发展建立一支为数众多的,以当地人员为主的基层业余摄影队伍,以拍摄下更多的,更为真实自然的民俗事象。

第二、保护多彩的民间风俗必须基于对自身风俗的自豪感

这是福特云南项目给我们的另一方面的启示,欲保护甚至发展多次多彩的民间风俗就必须提高乡民对自身风俗的认识,建立乡民对自身风俗文化的自豪感。

各民族的风俗并非都是落后的表现,但因其弱势群体的身份,很容易被强势文化同化。即使是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某些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屯堡人"就是典型的事例之一。

距贵州省贵阳市不远的一个地方的汉族人,数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大襟宽袖、长袍扎巾的明朝服装服饰,他们被称为"屯堡人"。现在那里的服饰文化断层非常明显,四五十岁以上的乡(尤其是妇女),从小接受老辈传统的熏陶,在观念上执着地认为传统服饰是最美的,?quot;最正宗的汉族服装"。而30岁以下的屯堡人已不再穿他们祖辈沿袭下来的长袍了。这一代人基本是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更,他们不再认为传统的服饰是美的,甚至在与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外来服装的对比下,自惭形秽,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乡民的意识中,上电视、登报纸的形象当然都是最好的形象。这就是很多民族风俗,尤其是民族服饰迅速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重要的是让乡民们认识到自己民族风俗文化的珍贵与美丽,他们才会自觉地保持和发扬自己的风俗文化。结合民俗摄影的实际,笔者认为,民俗摄影的工作应当跳出被动地记录、整理的圈子,主动地去宣传,利用摄影服务于乡间。显而易见,若是泱泱中华所有地区和民族的民俗文化者出现了类似屯堡服饰那样的消失现象,依那样的速度消失,专业的摄影工作者无论如何是抢救不及、记录不及的。只有消除或减弱了所?quot;弱势文化"的自卑感,只有使人们更加喜爱自己的风俗文化,那些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才不至于消失,甚至还可以得到发扬。

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的乡间"照片故事活动",就是让乡民自己参与到摄影活动之中,并通过让乡民自己挑选照片的形式,为他们在乡间举办摄影展览,使乡民们体验到摄影的乐趣。在这个基础上,项目研究人员成功地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与信息。

还值得一提的是,偏远贫困地区的最基础人群(特别是老人和妇女)文盲较多,他们不能写不会画,语言沟通也有较大的限制,这就给项目组最初收集资料带来了困难,"照片故事活动"解决了这一问题。当项目调查人员问道:"你为什么要照这个?"之后,乡民的话题很容易就展开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