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俗摄影的特性
谈民俗摄影的特性
王士俊
任何事物都具有特殊属性。民俗摄影作为一个摄影门类,也有其独特属性。民俗摄影的特性,是用摄影手段,去准确、艺术、系统完整地表现、记录、保存各种民俗事象。
"民俗,即民间风俗。就是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与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我国拥有56个民族,文明古国,疆域辽阔,传统民俗,源流长,各个民族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不胜枚举。据中国国际民俗摄影首届“人类贡献奖”归纳列举的典型民俗事象有:人物服饰、居民建筑、生活方式、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人生礼仪、传统体育民间游艺、宗教文化,还有某一地区民族或原始部落的综合、系列生活习俗。如上所述的民俗事象涵括了如下具体内容,具有独特个性的民族服装、饰物;传统民居、古老建筑、建房习俗;没地区的人们生存方式及日常生产劳动;各个区域的居民的各个农事节日、年节、文娱性节日及传统节日的活动习俗;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酒俗、茶道、饮食等方面文化;各民族居民的诞生、成年、禁忌、道德、婚丧、礼节等;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地方戏剧、民间艺术表演等;各类宗教节日庆典、宗教活动及在这些活动中的传统习俗等。诸如上述民间习俗,风俗所形成的民俗事象,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总是上挂下连,相辅相成,贯能古今的,任何民俗活动都有前期准备、进行阶段、活动高潮、活动结尾。作为那些民俗事象反映在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时,都普遍有着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而构成了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格。诚然,任何一个民俗事象,都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对它的形成、发展、内涵、特征等一系列内容,都应是准确的、系统的、完整的。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民俗摄影家、理论家沈澈先生曾撰文道:"民俗摄影,概括地说,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门类,通俗地说,就是用相机拍摄老百姓自己的生活。"民俗摄影实质上是以摄影人的目光,去摄取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人群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生活趣味,而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民俗事象。民俗摄影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民俗摄影,是一门刚刚兴起的新型摄影门类,其性质、使命、内涵、规律、技法和要求等与其他摄影门类都有许多不同,诸如:新闻摄影、风光摄影、人物摄影、广告摄影、建筑摄影、静物摄影等,但并不排斥以艺术创作为目的单幅民俗风情图片。民俗摄影,具有极强的学科边缘性,它与许多学科如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学问极其深奥。民俗摄影,首先应该表现出民俗的特点,以塑造出富有民俗特点的多方位,多角度来筛选提炼专项题目。其次,应该表现出民俗摄影的特性。民俗摄影是倡导摄影者沿着某一民族题材的深入发掘和完整剖析。就是让民俗摄影者深入生活,深挖素材,系列完整地去反映民俗事象。民俗摄影属于纪实摄影范畴,强调对任何民俗活动的前期准备,进行阶段、高潮及结尾,有始有终地整体的纪实过程。所以,民俗摄影的摄影表现形式,应是完整的民俗事象专题组照。专题组照与系列组照,作为民俗摄影独特的风格与创作形体,不仅能给史学、民俗研究提供详实完整的图片依据,而且还应是民俗摄影的内容,表达形式与创作风格的统一。正如沈澈先生在《民俗摄影的历史使命》文章所述:"成组的专题系列图片往往能突破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和史料文献价值。系列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系列;可以把不同民俗事象的内容作为系列,也可以把不同民俗事象的内容对比作为系列。系列的民俗图片最有研究价值,最有说服力。"所以,完整的专题组照与系列组照形式,是民俗摄影的风格与技艺的完善体现,这就是民俗摄影独具的特性。
承上启下,民俗摄影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这一特殊属性。也就是民俗摄影将所有的民俗事象提高到民俗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把民俗事象以纪实手法从宏观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条理地全面采访和挖掘、拍摄。"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不但要求作品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还应该具有较完善的摄影艺术表现力。"就是说: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应该是艺术与学术两种价值的完善结合。民俗摄影的价值取向是艺术与学术的双重体现。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鉴赏就是从一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或者一个系列的专题组照中分晓出其价值。专题与系列概念的民俗摄影,更能反映民俗事象的特色与风格,更能反映出摄影者的采访深度和拍摄技艺,是民俗摄影独特的风格与创作形体,有着深刻广泛的学术内涵空间。民俗摄影创作的方针是:"深度采访,系列报道,小题大做"。民俗摄影的宗旨是:"弘拨中华民族文化,展现可爱的中华"。民俗摄影是:"要把发掘、抢救、拍摄整理、保存和研究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使命"。民俗摄影主要倡导以专题、系列为拍摄方法,以便系统完整地保存民俗资料。
综上所述,不言而喻,艺术性、纪实性、系统性、完整性是民俗摄影的特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