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 >民俗摄影理论与实践 >详细内容

  1619

民俗摄影的美学特征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发布者:民摄课堂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1:31

民俗摄影的美学特征

程 勇

摄影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在今天已无可辩驳。同样,作为近年在中国摄影界逐渐兴起的民俗摄影,其艺术的创造过程也已得到人们的认可。特别是不久前成功举办的华赛(首届中国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更给世人展示了一幅人类民俗文化活动的美丽画卷。

民俗摄影是一个新兴的摄影门类,民俗摄影学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艺术领域。探索民俗摄影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入研究民俗摄影的美学特征。通过了解民俗摄影的美学特征,进一步提高民俗摄影的美学价值,使民俗摄影真正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财富。

那么,什么是民俗摄影的美学特征呢?笔者认为,民俗摄影与其它摄影艺术相比,有其相同的特征,但也有其特有的美学特征。

一、民俗摄影的纪实性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一些活动就已有图画记载。以后,人类的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又有了文字、戏剧、评书等多种形式的记载和流传。这些记载和流传为后人研究、发展人类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但是,由于受到记录形式的限制,这些记载和流传很难直观再现当时的情景。摄影术诞生后,这种直观再现就成为可能。民俗摄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摄影的手段,整理拍摄、保存和抢救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民俗摄影的纪实性。

由于受到具体的民俗活动过程、拍摄对象的限制,民俗摄影的摄影创作手段有别于其它的艺术摄影。广告摄影、人像艺术摄影、婚纱艺术摄影、风光摄影、集锦摄影,只要达到美化主体的目的,可以对主体进行任意的摆布、化妆、用光、夸张;新闻摄影也要求客观、真实,但由于受到媒体版面的限制,无法反映事件的全过程;纪实摄影的创作手法与民俗摄影相似,但纪实摄影与民俗摄影反映的对象不一样,纪实摄影拍摄的是一切与人有关的活动,而民俗摄影拍摄的是各种民俗活动、民居建筑、民族服饰等民俗事象。民俗摄影的艺术创作特点有别于其它摄影艺术,民俗摄影的纪实性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民俗摄影创作过程中,可以借用其它摄影艺术的创作手法,但必须遵循民俗摄影自身的创作规律。

民俗摄影的纪实性要求民俗摄影真实、客观地反映各种民俗事项,使民俗摄影充分体现它的文献史料价值。民俗摄影不能为了追求完美,对拍摄对象作任意的摆布和引导,使其失去民俗摄影的真实性;不能为了照片的表面美感,利用一些摄影的创作手段,使画面严重变形变色,而失去应有的价值;也不能利用暗室技巧作特殊的加工和整修。这并不是说民俗摄影不能调动和利用现代摄影的一些创作手段。相反,摄影创作的规律同样适用于民俗摄影。艺术地再现各种民俗事项,使民俗摄影不仅是一件文献史料,更是一件绚丽的艺术之宝。纪实不是记录,民俗摄影的艺术创作同样具有摄影师的审美理想和情感的寄托。民俗摄影作品比民俗事项更典型、更集中、更带普遍性。

二、民俗摄影的瞬间性

摄影具有迅捷摄取拍摄对象的能力,从而为摄影创作提供了时间选择的可能性。民俗摄影取的是民俗活动中某一时刻某一对象的形态。而许许多多的民俗活动,常常在人们还来不及观察和思考时就过去了,民俗摄影可以把这一转瞬即逝的时刻凝固住,化瞬间为永恒,供人们长期观察、认识和思考。民俗摄影创作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民俗摄影的瞬间性。无论是单幅民俗摄影作品,还是多幅民俗摄影作品,其表现的民俗活动都是不完整的,摄影师时刻努力捕捉的是整个民俗活动过程中的典型画面。构成摄影画面的因素很多,光照效果、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拍摄的距离和角度、照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取景的位置等等,所有的这些因素,要求摄影师在一瞬间作出抉择。因此,照片实际上是摄影师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中选择的那一交叉点的形象。

尽管民俗摄影活动不是单次的,可能重复很多次,但是,摄影师的创作灵感是有时间性的。实际的抓取取决于这一瞬间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早一点按快门或晚一点按快门,摄影画面就会出现不同的形象,甚至产生完全不同的涵义。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再拍一次,典型瞬间的画面不会重复很多次。也许有人说,现代照相机已有连拍功能,只要连续拍摄,总有一张是成功的。但是,连拍也有前提的,那就是你已作好一切准备而胶卷又是无限多。即便如此,你还必须不停的移动照相机,抓取最完美的画面。

摄影作品大多数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好像是偶然得之,实际上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思想、生活、技巧三方面的综合作用的产物。民俗摄影的瞬间性要求你不断积累,不断学习。当你对摄影技术、创作手法运用自如,对各民族的民间习俗和民俗活动了如指掌,终会妙手偶得,拍摄出完美的民俗摄影作品。摄影师需要具备"厚积簿发"的能力。

三,民俗摄影的创意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56个民族都把自己最美的财富聚集在本民族的各种民俗事象之中。民俗摄影的目的除了把这些美妙的民俗景象展现给世人以外,更需要经过摄影师的提炼,艺术地再现民俗事象中的典型瞬间。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给民俗摄影提供了创作的素材,摄影师依靠敏锐的观察力,迅捷地抓取充满生活气息而又新鲜动人的镜头,使民俗摄影发挥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艺术的本质。民俗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必然比各种民俗活动、民俗景象的美更高一畴。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一幅优美的作品不仅要在用光、构图、色彩等方面无可挑剔,更应倾注摄影师的情感,蕴含摄影师对艺术的追求。葛新德说:"艺术形象的美,包含神与形两种因素,单凭直观获得的美是肤浅的、暂时的;而直观加想象和浪漫色彩给人的美感则是深刻、长久的。"我们不仅要赋予民俗摄影作品以形式美,更要给民俗摄影作品以内涵、思想之美。只有做到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才能达到民俗摄影的最高境界。

优秀的民俗摄影师,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更应具备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民俗摄影是一门新的摄影艺术门类,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和掌握56个民族的民俗风气,不断地观察、研究、分析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深入到各种民俗活动中去,真正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事业倾注我们的心血,就一定能拍摄出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

四,民俗摄影延续人类文明的作用

人类的现代文明离不开人类发展各个时期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摒弃了丑恶、落后的生活习惯,保留了文明、先进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的进化,使人类向更文明的高层次发展。在进化的过程中,留下许多优秀的文化财富,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社会糟粕。各民族的大多数民俗活动,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有一些民俗活动反映了人们的无奈和对神灵的依赖。民俗摄影是一项为人类作贡献的崇高事业,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必须净化我们的镜头,我们要努力去拍摄那些代表文明、进步、高尚的民俗活动,少拍一些落后、丑陋的封建迷信活动。把民俗文化的美展现在人们面前。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习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美丽可爱的一面。我们的摄影镜头应对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表现他们的生活、劳动方式;拍摄他们辛勤的汗水和丰收的喜悦;摄下他们温馨的家庭和闹腾的节日。把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本质代代相传。获得首届华赛大奖的"俺爹俺娘"组照,就是把亿万个劳动人民的普普通通生活展现出来。当然,作为民俗活动的完整组成部分,各种形式的民俗活动都是民俗摄影的拍摄对象。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老百姓的迷信情景,但这只是作为所映民俗活动的画面,而非宣扬其封建迷信色彩。作为一种记录形式,也未尝不可。

五,民俗摄影的造型艺术

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造型是民俗摄影获得成功的关键。民俗活动现场的环境是千变万化的,而很多摄影师对现场的情况、民俗活动的过程并不了解,要在这千变万化、不断运动的现场之中塑造出优美的主体形态并不容易。正如能写字不一定会写文章一样,会拍照不等于就能进行摄影创作。

摄影是一种用光造型的艺术。胶卷由于感受了景物的不同部位明暗及色彩而形成的反射光,在照片上显现出景物的影像。光不仅塑造了景物的影像,更渲染了现场气氛、表达了创作者的情绪。顺光、侧光、逆光、斜射光、顶光形成景物不同的光照效果,也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气氛,主体形象产生变化。高调、低调、中间调构成作品不同的情绪特征。光不仅使平面的照片形成景物的立体形态,更表现了景物的质感,景物的色彩。民俗摄影在很多情况下要用自然光表现,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光的变化规律和用光效果。

清晰和模糊是民俗摄影的造型手段之一。民俗摄影在表现整体的大场面时,要求具有较大的景深,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如拍摄民居建筑,画面中的前后建筑都需要清楚地看见:表现宏大的民俗活动场面,也需要整个画面保持高清晰度:即使在一些近距离的生活场景中,有时也需要前后景物都保持清楚。而在另一些时候,为了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却需要使背景模糊。我们在进行民俗摄影创作时,经常会运用景深来控制背景的清晰和模糊程度,慢速快门也可以产生虚化和动感。

民俗摄影追求一定的色彩构成。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确立画面的色彩基调,色彩的韵律等构成作品画面色彩秩序。影响照片画面色彩的主要因素是光源的光谱成份。不同的光源,光谱成份不一样:自然光在不同的时间,光谱成份也不一样。利用感光材料和照片的后期加工技术也可以使画面的色彩产生变化。形式多样的滤色镜更为民俗摄影丰富了照片表面的色彩构成。中华民族蕴藏着许许多多色彩华丽的民间艺术珍品,它必将成为民俗摄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艺术宝库。

民俗摄影应讲究摄影构图。与其它一切摄影艺术一样,摄影构图是民俗摄影的艺术真谛。千变万化的画面构成、画面空间的经营、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独特的视点和视角的选择、多种场景的确定,都是摄影构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民俗摄影要求具有现场感。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会让欣赏者感到真实可信并引起共鸣。不干预对象,这是一些摄影师的信条。现代先进的摄影器材,为摄影师进行抓拍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当然,反映真实并非满足于描写生活表象的自然主义摄影,反映真实在于反映现实本质的真实。

在民俗摄影的这块处女地里,让我们辛勤地耕耘,用汗水浇灌,终会获得丰厚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