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 >民俗摄影理论与实践 >详细内容

  1633

研究民俗 记录文化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发布者:民摄课堂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1:31

研究民俗 记录文化

谢白

民俗摄影是一个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的摄影门类。他不仅仅是满足了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怀旧感,还记录下我们文化的渊源,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充分的展现了他的美学意义。他充分仔细的记录了民俗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真实的传达了情感的体验。他是依靠文字记录民俗的一个进步,他使得我们记录历史从“定性”记录到“定量”记录的转化。避免了将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文化倾向的民俗活动,在文字记录的抽象过程中,损失掉情感、细节、寓意。避免了一种人为的翻译错码,回归到图像的直接解读。这样就能把我们今天理解的和没有理解的信息都传达给后人。

如何作民俗的学问;对于从关心光影、点线、色彩、照相机,到研究民族、宗教、建筑、服饰、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学问,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在研究民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持的研究态度。进行民俗研究不能用一种强势文化的面目出现,来评点所研究的民俗文化。应放下姿势,以平等的、客观的、历史态度去研究民俗。民俗其实是当时当地文化的具体表现。其中包含人们的期望、情感,有着当地的大众情结。辅佐着当时当地的社会架构,维护着当时当地的道德。他可能是当时当地主流文化的原生态,也可能是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遗迹。只有放下架子,用平等的姿态去对现存的民俗进行研究,才能从中发现民俗现象的寓意和内涵。如果我们以一种强势文化的面目出现,就会轻易的做出某一种民俗现象是落后文化的表现,是封建迷信,是骗人的巫术的判断。就会丧失对世俗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的敏感。

研究民俗须对民俗的意义进行研究。大到节日和程序有着他独特的意义,小到细节也有他自己的含义和意义。只关心庆典仪式,民俗的程式,而忽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忽略每一种程式的意义。都不能得到民俗文化的真谛。所谓细节,是民俗活动最基本单位,是民俗现象的具体表现。细节一般都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些意义的重合、编织就形成所谓的文化。如现实中,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端午节的细节;艾叶、蒲剑、雄黄酒、朱砂点眉心。这就构成了端午节的文化,其意义除了纪念屈原外,还有驱鬼、辟邪、解毒的含义。虽然,现代文明证实这些东西(艾叶、蒲剑、雄黄酒、朱砂点眉心)都有防疫、预防疾病的作用,可只讲他的科学性而摈弃意义,就失去了他的文化内涵。正因为这种文化内涵,才延续了这上千年的民俗。失去意义的生活细节离消失就不远了。然而,发现细节,挖掘意义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入生活的研究、寻访。

民俗摄影应当讲,是一个用摄影的方式来研究民俗。也就是“用摄影来做学问”。既然是学问,就要使这个学问具有科学性。这个学问就牵涉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牵涉到民族、宗教、建筑、服饰、生活方式等等方面学问。研究学问必须从学习开始,一是想书本学学习理论,它是前人总结的,并已经历史检验了的理论。它较全面的科学的阐述了民俗学的发展演变历史,以及民俗学所应包含的内容。并教我们研究民俗学所需要的基本方法。这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理性的对待研究对象,科学的进行研究。二是到实际中去学习,与研究对象交朋友,交谈、参与活动,并从中去发现民俗的文化意义。对于从事民俗摄影活动的人来说这是必须具备的。在具有这些知识的同时,你又必须是一个摄影的专家。这样你才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把你想要记录的影像拍摄下来。

民俗摄影的组成一般是有两部分。1,是对民俗活动和现象的研究性文章,以及对每一张照片的说明文。2,是一组摄影作品,记录当时民俗活动和现象的现场,以及民俗活动的社会环境,参加民俗活动的人们的真实情感。

民俗摄影,在时代背景的叙述上有其特别的意义。他记录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从中人们可以找到历史演变的过程。时代背景的记述它不需要大篇幅的描写,只需一张照片就能说明民俗现象的发生时代。也就是画面背景环境的有目的的选择。利用背景中的文字、广告牌、人物的服饰、环境的装饰来表达时代背景。

民俗摄影创作中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既“拍什么”,“怎么拍”。摄影是从现实生活中拍摄画面,“拍什么”就是一个发现和选择的过程。这与文学不同,文学发现了生活中的亮点,可以储存在头脑中,以后任何时候都可以取出来使用。而摄影的发现和选择有时需要再同一瞬间中立即完成。如果你错过了机会,你只能看着生活的亮点消逝,无法记录,留下的只是生活的经验和无限的遗憾。

“拍什么”是一个发现和选择的过程。如何发现和选择,这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需要有深厚的民俗研究做基础。敏锐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本质。这就是;不是你没拍到,而是你没看到。不是你没看到,而是你没想到“拍什么”之中还有一个“为什么拍”的问题,"拍什么"也可以认为是一个主题思想的问题,是表达拍摄者对民俗的见解,表达作者对民俗研究的丰富度和深刻度的问题。既你的这次拍摄想表达给读者什么东西,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只有拍摄者明白了"为什么拍"之后,才能解决好"怎么拍"的问题。任何技术的产生,都是为表达作品思想内容而产生的。而"怎么拍"一定是建筑在你对民俗深入的研究之上的,明白了"为什么拍",就知道用什么拍摄角度,用何种技法。就能有预见的提早到达将要发生民俗活动的现场,并选好最佳角度拍摄。这样才能避免只注意了光影的美好,而丢掉了有意义的民俗现象的瞬间。才能记录到并不美的,却十分有意义的民俗活动的瞬间。比如说,我们对宗教的认识,几乎都是从中国随处可见的寺庙开始的。或从家里敬放的观音菩萨了解宗教的。我们也看到信佛教的人每天“功课”,吃斋饭。其实,在理论上讲,这就是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表现。可是,没有经过理论学习,就会忽略这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细节。也就在民俗摄影的组照中缺少了,反映宗教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摄影创作中,困扰摄影者最大的还有一个技术的问题。怎样使画面不雷同,题材不雷同,表现角度不雷同。因为是组照,你还必须符合摄影组照的特性。组照的组成需要有全景,以表达民俗活动的规模,现场气氛,以及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还要有中景,记录民俗活动的形式、程序,民俗活动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还要有近景,记录人们的情感,记录民俗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同时决不能忘记对细节的记录,因为这是民俗文化的具体显现。正是这些细节的存在,才使这些民俗活动的意义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使民俗活动源远流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正是这些无数的细节和社会的活动所赋予的意义,编织起了我们的文化之网。

民俗摄影是一项记录我们身边文化的事业,是在保护我们这个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民俗就在我们身边,文化就在我们的参与中延续和发展。用科学的态度研究民俗,用摄影的手段记录民俗。抢救这些将要消失的我们传统文化的枝蔓。这不光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也是一相世界性的文化工程。记录民俗是我们在对历史负责。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