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茅窝
图片资料
组图名称:淮北茅窝
组图数量:10
获奖情况:第五届“人类贡献奖”年赛人物服饰类文献奖
摄影师:姬长瑞(中国)
拍摄时间:2002―2005年
拍摄地点:中国安徽淮北
拍摄民族:汉族
茅窝,又名龙窝,是淮北人就地取材、巧妙制作的一种草鞋,轻便、保暖,较为实用。茅窝穿着时间是从农历十月到来年春暖,伴随人们度过寒冬,普通茅窝有6厘米高的木底,雨雪天气,路面泥泞,穿上它既保暖又不湿足。而老人们则穿草底平跟茅窝,用马牙草、布条编底,以求行走稳当。所以茅窝老少皆宜,穷人穿得起,富人不嫌俗,因此自古流传至今。
古时淮北平原是湿地泽国,人们冬季出行劳作不便,加之气候寒冷,就尝试用湖泊、水塘里的芦缨和岸上的柳木制作出这种手工草鞋。茅窝的编织原料主要是芦缨、柳木、苘等,芦缨剪采的最佳季节是秋末冬初,木底最好选用大柳树的坐底根,以苘绳为经,芦缨为纬,经精选芦缨、加工木底、搓窝羽、编织、拾沿等多道工序细心编织而成。
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及鞋袜的生产已逐渐社会化,茅窝这种传统手工草鞋已渐渐稀少,仅在淮北及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偏远乡村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