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民俗图库 >生产民俗 >详细内容

  2776

陈炉遗风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月06日 02:17
图片资料
组图名称:陈炉遗风
组图数量:10
获奖情况:第一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生活方式类提名奖
摄影师:孙力[中国]
拍摄时间:1998年4月
拍摄地点:中国陕西
拍摄民族:汉族

中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耀州窑是我国历史上驰誉中外的名窑,其烧造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种类丰富,纹饰清新典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耀州窑的重要窑场,所存者唯有陈炉。陈炉镇位于陕西铜川市东南15公里,以陶炉陈列而得名。早在宋代,陈炉镇压就已经烧造瓷器了,到了元代,陈炉镇瓷业规模不断扩大,明清以来陈炉镇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陶瓷烧造基地和集散地。由于其产品系民间日常用的大路货,价格低廉,因此深受大众的欢迎。到了民国时期,“陶场南北三里,东西绵延五里,炉火杂阵,彻夜明朗”,规模相当宏大。当时,瓷窑有40余所,所坊121处,处烧瓷338窑,生产各类瓷器8503100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民3000余口,都有以瓷业为主,兼副农业。这种特殊的农工经济方式和个体经营、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解放初期,国家把七个小社,三个大队和私营个体户合并为拥有14个分厂的大型集体企业――陕西铜川中国耀州窑陈炉陶瓷厂。到目前,它已发展成为18个原燃料、建材、陶瓷为一体的企业法人组成的陶瓷企业集团。

陈炉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有条不紊的制瓷工艺流程,沿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独不变的是传统的制瓷工艺。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岁月千百年,这些方式凝聚着,沉淀着,终于形成为固有的和不言自明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人们依靠祖宗留下的传统手工制瓷工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今日的瓷镇陈炉,依旧窑炉满布,青烟缭绕,窑洞式的作坊内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制瓷工艺。据记载:“其制作之经过,先于暇时凿入山腹,取陶土曝于旷野使之风化;移入圆池,引水浸之;架木粑粑之,渐成泥汁;曳入方地,蛰淀为泥,负运至陶场应用。做器者将泥揉搓成块,置于石轮上,相其出入,以手造作成器;晒干为坏,装入治炉,以炭火烧之,即成”。

陈炉镇烧造的传统产品,虽比不上景德镇青花的细腻高雅,却以质朴、清新和十足的渭北民间艺术韵味而深受人们喜爱。陈炉镇的蓝花装饰艺术,既有酷似泼墨的山水画,又有概括写意的虫鸟花卉;以物寄情和神话传说故事为题材的装饰更富有生动的形象和较深的寓意,形成了陈炉窑特有的民间化的“蓝花”艺术风格。其产品远销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港澳和国内各大都市,并多次在日本、韩国、香港和故宫展出,倍受各方人士的珍爱。

第一回来到历史悠久的西北瓷都时,便马上被古老传统却精刻沉雅的制瓷工艺及民风质朴的各种脸孔所深深吸引,不知不觉地伫足于陶艺人中许久。虽然先进发达的现代化正在陈炉镇刻画出种种痕迹,可是传统的制瓷工艺,其一招一式仍然保留着中古时代的遗风,使我沉醉于历史的追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院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退休职工重操旧业,办起了父子作坊、夫妻店面、兄弟窑场等自产自销的实体。千家万户做陶瓷的新景观,成为瓷都陈炉镇新的经济风景。

退休职工李明春的家里有三孔大窑洞和一口水井,他与在陶瓷研究所工作的女儿、女婿在自己的家里办起了父女作坊。他们从原料的采集、制泥、拉坏、上釉到美工、烧制全都自己干。自家的院房、自家的土窑,自家人便可烧制出一个个造型庞巨雄奇、纹饰生动活泼的倒装壶,巨型花瓶等艺术珍品。

退体职工赵思盈、崔孝文、李炳炎、孟建华四人办起了兄弟窑场。他们当中有制泥工、拉坯工、美工和匠工,一应俱全。

在采访和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时时被这些平凡的人们感动着。他们朴实、厚道、勤恳、吃苦耐劳;他们务实、乐观、不事宣扬、任劳任怨。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这些最普通的劳动者,竟是我们这个民族优秀品质最可靠的传承者。

“民窑”是瓷都人对非官办、非公有制陶瓷企业的俗称。这些历史沉袭下来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其传统的生产方式虽难以适应现代工厂化的大生产,但却在宏扬我国传统陶瓷文化和技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瓷都陈炉镇,“民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存空间。

在那里,我被深深地却又是静静地打动了,我们十几次上陈炉,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拍下它是为了上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的手工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