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钟传坤会士镜头下的“姑妈回娘家”
日前,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的钟传坤会士转发了一组由新华社首发的《贵州剑河苗族“姑妈回娘家”过年》的图文新闻。
这幅图片非常有意味:先看声势,打牌子的方式是过去的吗?有点像奥运会运动员出场嘛。但是赶在前面的猪,绝对是传统的,在物质不丰的年代,姑妈嫁到的村寨必须与接姑妈的村寨共同来负担这场盛宴的开销。还有拍摄地点很巧,在行政区划的分界处,充分利用了路标,点出两个村寨的互动。
新华社发的文字:1月31日,在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东南村,外嫁的“姑妈”与亲人们在一起踩鼓欢庆新春。当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东南村,150余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妇女带着她们的丈夫,一起挑着鸡鸭鱼猪、糖果、酒等,集体回娘家过大年。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嫁出去的姑娘被称为“姑妈”,“姑妈”集体回娘家过年是当地苗族同胞世代传承的习俗。
从新闻稿说毛病不大,但是看上面两图,妇女的服饰差别巨大,这是为什么?一个村寨有两个支系的苗族吗?他们都有姑妈回娘家的习俗吗?民族、支系的不同往往会在重要的仪式中体现出来,他们会同场来举行一种仪式吗?等等这些说明,在这个题材上,民俗摄影比新闻摄影要有再深一步的追问,希望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会员同仁们谨记。
这位警察是姑父,还是来维持旅游活动的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