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新闻资讯 >协会 >详细内容

  6885

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建设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0年10月21日 13:19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

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金秋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推出百名中国民俗摄影艺术家评选活动后,再一次吹响号角,开展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建设活动。那么百个分队建设到底是怎样的概念,请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郑意川给我们做详细的介绍。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人物服饰类

袁副秘书长:您想要建设百个民俗摄影分队的初衷是什么?

郑意川会长:建设百个民俗摄影分队是协会开展“三个百”活动的其中之一,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就是因为传统故事,时代创新;中国文化,世界表达,文脉不能断。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沿着创会会长张爱萍将军号召,以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文化遗产为目标,自觉地投身记录、传播中国文化遗产的工作,促进中国优秀文化融入世界多元文化共享的潮流。

在协会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我和张爱萍将军有着很巧妙的缘分。张爱萍将军是7月5日逝世,而我就是在7月5日出生的。就好像冥冥之中有这么一条线牵着我,让我沿着张爱萍将军的初衷,把协会做的更好吧。

图|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创会会长张爱萍将军

图|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郑意川

袁副秘书长:是什么让您更加坚定地把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建设起来?

郑意川会长: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加快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民俗文化抢救性地记录下来。

我之所以要建设百个分队,就是要把所有的会员带动起来,加强民俗文化阵地建设,通过民俗摄影文化系列交流活动,提高民俗摄影水平,增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唯有把民俗文化真正融入到民俗摄影中,才能让民俗摄影大放光彩,让民俗文化宝库建设的更加完美。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建筑文化类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建筑文化类

袁副秘书长:您建设百个民俗摄影分队的愿景是什么?

郑意川会长:搭建与国内及世界多国民俗文化摄影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我们作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正式官方业务关系的摄影组织,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会组织和优秀社会团体,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民俗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民俗文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把我们协会当成串联起中国与世界民俗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协调、交流等,共同抢救记录保护全世界民俗文化,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这是我们协会目前也是未来一直要做的事情。

最近我们正在筹备搭建各个国家及地区间的民俗文化交流平台——中国邻居,目前已经与老挝文化部等联络中,旨在通过民俗摄影,开展多方位的文化交流。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生活习俗类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生活习俗类

袁副秘书长:那我们要如何建设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呢?

郑意川会长:张爱萍将军在创会时用军队的概念“征兵、编队、训练、打仗”八个字比喻协会的工作。而这次重整建队,就是秉持张爱萍将军创会时的概念,编织队伍,构建军事化的管理体系。

因会员分布广阔,采用线上模式,依托微信群,开展队伍建设。凡协会会员、摄影爱好者(含学生)皆可入民俗摄影分队群。随着分队队伍的壮大,我们还会按照“大队-中队-分队”管理。

我们前段时间推出会员换新证,由原来的二证(会员证、采访证)合并为一证(采访证),就是为了加强协会的管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新证的使用,方便大家进行全国及国际间民俗摄影文化交流。

在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建设管理中,我们会根据对队伍建设的贡献程度、开发景点、开展培训、扶贫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对贡献突出的现有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在官网逐步公布。对分队建设贡献突出者,通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时增补理事。





袁副秘书长: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在形象等方面有没有统一性?

郑意川会长:为加强民俗艺术摄影交流,增强协会各队统一性,更好地管理各分队阵地,现有的分队,我们保留原有名称。新成立的分队,我们按照统一命名规则,在民俗摄影学术交流活动中展示协会形象。

名称:各地方分队统一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地名)分队”、同一城市不同分队,可在城市名后加个性名字;学校分队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阳光分队”。

队旗:队旗统一使用印有“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名称的队旗,交流活动中亮出队旗。

为更好展示协会形象,协会将统一制作队旗,并在2020年12月底前召开理事大会时,举行授旗仪式。


袁副秘书长: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建设后,会有哪些定期举行的活动吗?

郑意川会长:百个民俗摄影分队建设后,我们将会推出一些列的活动,比如建立百名专家评审培训数据库、开展中国民俗摄影大讲堂等。

我们的百名专家评审培训数据库由各国家级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全球知名摄影评委及各大院校的院士、教授等共同组成,让评审、培训更有专业性与权威性。专家数据库的建立对我们的硕学会士、博学会士的晋升考核有更严格的标准。

我们的中国民俗摄影大讲堂由专家库高级讲师、高级评委、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等专业人士担任我们的讲师,为大家讲解民俗文化与民俗摄影技术。讲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疫情期间,每次线下讲课人员控制在200人内,如条件允许,会采用直播的形式,给广大会员网上授课。讲课的课时费全部由协会承担。

我简单地介绍下我们目前推出的四位高级讲师:

严志刚:百名专家库高级评委、高级讲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马宏杰:百名专家库高级评委、高级讲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图片编辑。秦军校:百名专家库高级评委、高级讲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姜纬:百名专家库高级评委、高级讲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之后还会有更多的高级讲师加入我们的大讲堂。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生产商贸类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生产商贸类

袁副秘书长:除了刚才您介绍的几大活动,还有其他值得我们期待、受众面更广的活动吗?

郑意川会长:自9月6日的协会办公扩大会议后,我们一系列活动都在筹备中。我们将在2020年12月底前组织启动纪念建党百年民俗摄影大赛活动,2021年5月截稿,在七一建党节编制大型画册集、开展巡回展览。

我们将组织筹备第10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系列活动,活动结束后将收集参赛作品,按照人物服饰、建筑文化、生活习俗、生产商贸、节庆活动、传统礼仪六大类,编制成专业摄影书,赠送给各大院校、博物馆、图书馆,让更多人了解民俗摄影,成为世界民俗文化教科书。

倡导开展“民俗摄影进山区”活动,组织民俗摄影家进贫困山区拍全家福。并将1-10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六大类摄影书赠送给山区学校,让孩子不走出家门就能了解世界民俗文化。

做好民俗摄影事业,让民俗文化传承,我们一直在行动!谢谢大家!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节庆活动类

图|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 传统礼仪类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