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协会简介 >关于我们 >详细内容

  6899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郑意川简介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0年11月26日 09:56

郑意川,1960年生于皇城,长于吴土。他的创作生涯有很多跨度,对于时代的思考和文化的融入始终是他创作不可或缺的主题,世界胸襟、中国情怀,历史视野、时代精神……作品如人,处处体现着大格局大气象。


唯具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才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舍得”一直是他人生的信条。


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是全球民俗摄影的盛典,时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郑意川主动承担两届大赛的活动执行任务,并亲自率创作团队, 无条件全过程记录盛况。


2015年11月,协会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邀请,郑意川出席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参加教科文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并赠送世界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的记忆》纪实片和获奖作品的音乐片,向全世界展现不同民族、地域、国度、文化的“世界语”。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与摄影结缘的四十余年里,他秉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的态度,去探究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创新。

艺术的创作,没有止境。郑意川一直在认识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着价值。“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他以巨大的毅力持续不断地默默付出,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


在他的人生信条里,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有一丝光,我就能创造奇迹。”《阳光下的核岛》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历史的回眸”核电之光摄影展览上荣获金奖,传递更广的价值。



设计建造了钱陈群纪念馆;创作二十集大型纪录片《印象江南》在浙江电视台播出;摄制古装廉政片《海宁许汝霖》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播出……无数作品在各媒体、网站平台展出,彰显着时代的印迹,刻画着中国文脉的传承。



郑意川的国际目光从未间断,重视世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寻找全人类共通的生命与情感体验。郑意川参与并全程摄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明间对话音乐协会举行的“水之乐”音乐会,记录下这场国际音乐对话的历史瞬间。



有价值才能形成力量,有力量才能追寻梦想。经历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见证着“人间正道是沧桑”,他的创作之路正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