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新闻资讯 >协会 >详细内容

  7030

朱宝昆:老相机收藏,见证留痕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1年8月26日 16:46


收藏的意义就在于传播知识、分享文化、还原历史和市场价值。藏品越分享越有意义。
——朱宝昆


相机
记录生活点滴
记录时代变迁
每一部相机里都装着一个时代
老相机收藏
留存的不仅是历史
更是时代发展
科技进步的缩影
用老相机讲述世界摄影发展史
聆听时代的故事


▲ 2021年4月,朱宝昆副会长在“发现云南之美”网络摄影暨短视频大赛首期线下沙龙中做精彩分享。

朱宝昆副会长收藏相机是从喜欢摄影开始的,后来逐渐丰富藏品内容,拓展影像收藏的空间和范围,从单一的老相机收藏到老照片、摄影文献等多方面的专题性收藏。如今,他已收藏有700余台中外老相机、近千幅老照片(玻璃底片)和摄影文献(画册)等珍贵资料。








▲ 玻璃底片

2013年,在“第5届大理国际影会”成功举办《见证留痕》老相机展,朱宝昆副会长荣获“特殊贡献奖”。

▲ 手持奖杯,在展柜前留影


▲ 参观者络绎不绝
2019年,组织策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昆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图片展》,主编《砥砺奋进七十载 凌云壮志再腾飞》画册。

同年,在昆明市博物馆策划主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老相机收音机回顾展》,并荣获国家文物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庆祝建国70周年展览全国百强展”的荣誉。

▲ 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专访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2020年5月,朱宝昆副会长自拍、自编、自费出版《见证抗疫》画册,这是一本见证昆明抗疫100天的纪实画册。从2020年1月底至4月,他带着相机走遍昆明的大小街小巷,拍摄了近万幅各行各业抗疫的照片,精选出250幅集结成册。这本画册已被国家文旅部,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昆明市摄影家协会,昆明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收藏。

▲ 《见证抗疫》



▲ 《见证抗疫》收录作品


2021年,策划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建党百年创伟业 不忘初心再起航》图片展在北京线下展,与昆明信息港举办线上展,观众阅览量10多万人次。


▲ 朱宝昆副会长向参展嘉宾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

▲ 线上展界面

朱宝昆副会长的个人作品多次在省市影赛影展中获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扶贫攻坚成果展、云南省博物馆抗疫事迹展览中获奖或被采用。

展览预告
《见证留痕》老相机收藏展


日期     9月27日-10月1日
地点     大理石空艺术空间负1楼

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将再次举办《见证留痕》老相机收藏展。届时,朱宝昆副会长将携老相机、老照片、摄影文献等300台(件)珍贵的收藏品亲赴大理。此次的展品包括老相机200余台,老照片摄影文献50余幅。

展览分为三个专题:中国照相机发展专题;世界照相机发展史专题;木座机专题(观众互动拍照展区)。

欢迎广大影友、老相机发烧友和收藏爱好者们前往参观、交流。
▲ 理光双反相机


▲ 百年老镜头

▲ 电影机及1946年新闻片





▲ 老相机(点击可看大图)

▲ 摄影文献

作品赏析
老相机 老照片 老故事


01《“剽牛”活动》

【时间】2006年5月
【地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
【器材】佳能EOS350D数码相机
【图片故事】生活在滇西南西盟深山密林中的佤族人依旧传承着一些古老的信仰和风俗。被佤族人叫做“棱特莫艾”的剽牛,表示对神的虔诚,也寄托着佤族人对牛的感恩和祭奠。






2021年2月,有着400年建寨历史的翁丁村老寨发生严重火灾。大火之后,村子的标志性建筑物寨门被烧毁,部分古树的树杈也被大火烤干,寨子里的105户房屋只剩下三四户较为完整的。如今,再看老寨,我们只能通过影像的方式了……

▲ 翁丁村老寨原貌






▲ 佤族人


02《影像的意义》

【时间】2001年10月
【地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
【器材】佳能EOS50E胶片相机
【图片故事】二十年过去了,传统吊脚楼已经被钢筋水泥房所取代,图片中的孩子已长成大人,姑娘早也成为母亲,而当时70多岁的老人今天还是否健在?时光在变,唯有影像留痕,这就是摄影的意义所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传统的草木结构民居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脱贫攻坚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发展变化。





最后,来看看这组图片背后的故事——20年前朱老师的工作照。他说:“那时我带着一台佳能胶片单反,胶片机没有拍视频的功能,所以还背着一台JVC的磁带摄像机,皮鞋上沾满泥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