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加大赛拍什么?
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12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1项、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5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66项。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个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企业列入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19人、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8人、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563人。
云南非遗有哪些?
1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具体如下:
Ⅰ 民间文学
1)遮帕麻和遮咪麻
2)牡帕密帕
3)四季生产调
4)格萨(斯)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阿诗玛
6)梅葛
7)查姆
8)达古达楞格莱标
9)哈尼哈吧
10)召树屯与喃木诺娜
11)司岗里(沧源县、西盟县)
12)童谣(纳西族童谣)
13)坡芽情歌
14)目瑙斋瓦
15)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
16)阿细先基
17)黑白战争
18)都玛简收
Ⅱ 传统音乐
19)傈僳族民歌
20)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21)彝族海菜腔
22)姚安坝子腔
23)彝族民歌(彝族酒歌)
24)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
25)洞经音乐(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
26)弥渡民歌
27)纳西族白沙细乐
▲图片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记录纳西文化·助力非遗传承”公益活动
28)剑川白曲
29)独龙族民歌
30)阿数瑟
31)宣抚司礼仪乐舞
Ⅲ 传统舞蹈
32)锅庄舞(迪庆锅庄舞)
▲摄影/周志军
33)热巴舞
34)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35)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36)傣族孔雀舞
37)傈僳族阿尺木刮
38)彝族葫芦笙舞
39)彝族烟盒舞
40)基诺大鼓舞
41)鼓舞(四筒鼓舞、彝族花鼓舞)
42)傣族象脚鼓舞
43)彝族打歌
44)彝族跳菜
45)彝族老虎笙
▲《彝乡虎节》组照之一,摄影/陈建华,第2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节日文化类提名奖
46)彝族左脚舞
47)乐作舞
48)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撒尼大三弦)
49)纳西族热美蹉
50)布朗族蜂桶鼓舞
51)普米族搓蹉
52)拉祜族芦笙舞
53)棕扇舞
54)耳子歌
55)铓鼓舞
56)水鼓舞
57)怒族达比亚舞
58)傣族白象、马鹿舞
Ⅳ 传统戏剧
59)滇剧
60)佤族清戏
61)彝剧
62)白剧
63)关索戏
64)端公戏(昭通端公戏)
65)白族吹吹腔
66)花灯戏
67)壮剧
68)傣剧
69)皮影戏(腾冲皮影戏)
Ⅴ 曲艺
70)大本曲
71)傣族章哈
Ⅵ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72)打陀螺
73)摔跤(彝族摔跤)
Ⅶ 传统美术
74)纳西族东巴画
75)剪纸(傣族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6)玉雕(腾冲玉雕)
77)木雕(剑川木雕)
78)彝族(撒尼)刺绣
79)建筑彩绘(白族民居彩绘)
Ⅷ 传统技艺
80)傣族织锦技艺
81)斑铜制作技艺
82)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83)贝叶经制作技艺
84)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
85)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日久弥香普洱茶》组照之一,摄影/佟博,第6届“人类贡献奖”年赛生活习俗类文献奖
86)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
87)火腿制作技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
88)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89)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
90)佤族织锦技艺
91)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
92)白族扎染技艺
93)云南围棋子(云子、永子)制作技艺
94)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
95)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96)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97)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
98)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99)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摄影/朱宝昆
100)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Ⅸ 传统医药
101)彝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拨云锭制作技艺)
102)傣医药(睡药疗法)
103)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
104)藏医药(藏医骨伤疗法)
Ⅹ 民俗
105)火把节(彝族火把节)
106)石宝山歌会
107)大理三月街
108)茶俗(白族三道茶)
109)景颇族目瑙纵歌
110)祭寨神林
111)苗族花山节
112)彝族服饰
▲《彝族头饰》组照之一,摄影/徐纯羢,第8届“人类贡献奖”年赛人物服饰类记录奖
113)矻扎扎节
114)特懋克节
115)三多节
116)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
117)阔时节
118)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
119)独龙族卡雀哇节
120)怒族仙女节
121)傈僳族刀杆节
122)白族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组照之一,摄影/余国勇,第6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节日文化类提名奖
123)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
124)德昂族浇花节
125)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组照之一,摄影/魏龙,第6届“人类贡献奖”年赛节日文化类提名奖组照之一
126)民间信俗(梅里神山祭祀、女子太阳山祭祀)
127)抬阁(通海高台)
此外,云南还有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即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别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贝山陶庄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困鹿山贡技茶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木雕-剑川木雕)和大理市周城璞真综艺染坊(白族扎染技艺)。
编后:因篇幅限制,云南省级、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暂不列举,详请可登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ynich.cn/)进行查询。大赛组委会还将陆续推出赛事进程相关信息和参赛指导,敬请持续关注!
内容来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期待您的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