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新闻资讯 >协会 >详细内容

  7078

《福建三女》,用影像的力量传承永恒的妈祖信俗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2年4月25日 15:10

界04.23读书日


当“世界读书日”(423日)遇上“妈祖诞辰1062周年纪念日”(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为您推荐国际民俗文化摄影交流书——《福建三女》,用影像的力量传承永恒的妈祖信俗,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

《福建三女》

作者:郑意川

出版单位:中国民俗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3

开本:787×1092  1/12


前 言


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斜阳将湄洲女依海而作的靓丽身影映在郑意川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松的裤子随风而动,灿灿的银腰链将渔女的腰身勾勒出苗条的轮廓,使常年劳作的身躯呈现出婀娜之美。

将文化遗产穿在身上,展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湄洲女、惠安女这道道迷人景观在郑意川的心里刻了12年,将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一直是他的愿望。

12年后,终如愿。

踏上“福”地才了解,福建广为人知的渔女除了湄洲女、惠安女,还有蟳埔女,三大渔女共同构成了闽中南沿海的民俗奇观。但鲜有摄影师将三女同时创作并汇聚于一本摄影集之中。郑意川当即改变所有行程,用故事性的表现手法拍摄三大渔女。

一月的福建,海风凛冽,天气变化无常。郑意川的创作全然不受影响,只要有一丝光,就能创造奇迹。

创作中的巧合与惊喜,常伴左右。受疫情影响,崇武小镇不允许外来人员入村。此时的郑意川已经完成惠安女创作,准备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登上湄洲岛时,已无前两日的阴沉,天空上蓝天白云呈现。郑意川在妈祖祖庙按下最后一次快门,迈出大门时,拨开云雾见天日。坐船离岛返回码头的瞬间,万丈金光破云而出洒向海上,仿若神明现身。

36小时——累计拍摄时长。所有的创作,皆展示福建三女的魅力,组成了一帧帧流动的民俗文化遗产画卷。

《福建三女》摄影集由此而来。


作者简介

郑意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博学会士,中国十大影视广告导演。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大会,制作《人类的记忆》纪实片作为国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献礼。出版《印象江南》《江南印象》《福建三女》等摄影创作集。


我用累计36个小时完成此书的拍摄创作,是希望用镜头记录现代福建三大渔女的生活,用影像讲述历经沧桑与时代更迭之后福建沿海地区百姓生活的变迁。把影像语言与民俗美学的瑰丽有机地融合到创作之中,更好地诠释福建三女的美丽、勤劳和善良,赋予时代的印记。我更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和发行,为国际民俗文化摄影交流、为传承民族精神、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尽一份中国民俗摄影人的绵薄之力!


精彩内容抢先看



















推 荐



汉斯·道维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


本书聚焦海神妈祖的故乡湄洲岛以及妈祖身边的三大渔女,图片不仅充分描绘了福建渔女优雅迷人、崇德向善的巾帼风采,同时也展示了当地的妈祖信俗。妈祖信俗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庆贺本书的出版,因为它诠释了当地女性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性别平等、消除饥饿和海洋生态保护方面。


张 望

《福建三女》编辑委员会主任

第十五届“奥赛”国际摄影评委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本书不但有民俗摄影的价值,而且体现了国际性高度与民族精神。不但表现了“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崇高品德,也呈现了“勤劳、勇敢、贤惠”的中华民族女性美德,更展现了在当今中国她们脱贫致富的多彩生活,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斯先生所评价“诠释了当地女性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的重大贡献”。窃以为本书是中国民俗摄影人对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弘扬民族精神、保护记录中华文化遗产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预 告


THREE FISHER WOMEN FROM FUJIAN

《福建三女》英文版正在最后的设计制作中,印制完成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和中国社会组织的双重身份,向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全球部分NGO代表和有关国际文化机构赠送此书,借助国际民俗文化摄影交流的广阔平台,向世界展示和宣传中华优秀文化。

此外,《福建三女——郑意川摄影作品展》(莆田湄洲岛站、福州三溪站)正在紧张地筹备之中,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