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桂林分队“蚂拐节”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农历二月初,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桂林分队组织部分会员,前往河池市东兰县板登村和巴英村开展采风拍摄活动,记录当地的壮族“蚂拐节”和铜鼓铸造技艺。
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因壮族把青蛙称“蚂拐”而得名。传说掌管风雨的不是龙王,而是蚂拐女神。红水河沿岸的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每当春天到来之时,这里壮乡村寨的人们便自发到蚂拐亭(社亭)周围举行隆重热烈的蚂拐歌会。
仪式活动包括找蚂拐、蚂拐游村寨、祭蚂拐、葬蚂拐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找蚂拐”,大人小孩三五成群下田间地头寻找蚂拐。按惯例,取两只一公一母,并交由主持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将蚂拐装入一节剖开的竹筒内(称“蚂拐棺”);第二个环节“蚂拐游村寨”仪式,游行队伍每到一户都要唱蚂拐祝福歌,祝其全家幸福安康。同时,户主会贡献供品;第三个环节举行“祭蚂拐”活动,长寿老人面对蚂拐灵敬献供品、烧香叩拜,同时唱蚂拐歌,祈求四季安康;第四个环节“葬蚂拐”,为“蚂拐墓”竖立高幡,象征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
“壮族铜鼓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逢年节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桂林分队此行就前往东兰民间铜鼓铸造作坊,拍摄、记录了铜鼓制作过程。
摄影|羊将华、廖云祥、郑佰永、叶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