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新闻资讯 >比赛 >详细内容

  7291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捕鱼特辑(国外篇)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3年11月09日 15:17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人类历史发展当中,人们为了生存,不仅向土地索取自然资源,还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和对工具的使用,逐步向江河湖海索取生产和生活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一系列水体采猎活动,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捕鱼,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选自《洪水季节的生活》,摄影/Hien Phan(越南),2009年11月拍摄于越南,第7届生活习俗类文献奖。湄公河流域的稻田经常会被洪水所淹没,于是人们便以打鱼、养鸭、种菜等维持雨季的生活,直到旱季来临,恢复水稻种植。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中,也有一些关于捕鱼的项目被列入其中,比如:马里的“桑科蒙:桑科的集体捕鱼仪式”(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尼日利亚的“阿尔贡古国际钓鱼文化节”;突尼斯的“克肯纳群岛的夏尔非亚捕鱼法”等。


▲选自《希拉巴提河妇女小网捕鱼》,摄影/Sudipto Das(印度),2015年拍摄于印度西孟加拉邦,第9届生产商贸类提名奖。希拉巴提河流域有些村庄的妇女还保持着一种传统的捕鱼方式。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河水正浅,渔妇们8-10人一组,手执一种四根竹竿和一张网组成简易渔网(当地称为“浑网”)捕捉浅水里的小鱼虾。干上三四个小时的收获正好供给当天的市场,能够换得约1-2美元的收入。


▲选自《恩泽利捕鱼季》,摄影/Khashayar Javanmardi(伊朗),2013年拍摄于伊朗吉兰省恩泽利,第9届生产商贸类记录奖。恩泽利位于伊朗北部,靠近里海岸边,是伊朗最著名的渔业城市。在每年六个月的捕鱼季节,渔民们清晨驾舟出海,捕回的各种鱼类在当地的市场上售卖,而下午则是他们的休息时间。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们的捕鱼时节不同,捕鱼方式和工具不同,与捕鱼相关的文化习俗也有着多元化的形态。在历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参赛作品中,有很多展现捕鱼民俗的作品。



▲选自《因特人的生活》,摄影/Kyaw Thar (缅甸),2004年11月拍摄于缅甸茵莱湖,第6届生活习俗类文献奖。因特人生活在茵莱湖上,被称为水上人家,他们的船船身很长,人只能单行坐。划船的人单脚站在船尾端,一只手握住桨柄,另一只脚用来划桨。因特人的捕鱼工具传承已久:将大竹篓开口的一端插入水下的水草中,然后用手中的竹竿插进竹篓里中搅动,让鱼儿乱窜,不幸卡在竹篓上的便是收获了。

老挝

获奖作品:《湄公河危险的捕鱼》
奖项:第6届 生活习俗类 大奖
摄影:Suthep Kritsanavarin(泰国)
拍摄时间:2007年8月4日
拍摄地点:老挝湄公河
拍摄民族:老挝人
图片故事:湄公河源于西藏草原的雪水,然后一直沿着老缅、老泰边境向南,直到老挝南部才有50公里完全流淌在老挝境内。这50公里的河道宽阔,且错综复杂,有亚洲最大的瀑布,散布着无数的岛屿和沙洲,在老挝语中被称为“Siphandone”,中文译作“四千美岛”。“Siphandone”河段拥有大约25000种鱼类,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供应地之一,每年这里提供260万条鱼以供给世界5600万人摄取蛋白质。这里居住着约10万人,他们的祖先几百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活、耕种、捕鱼,由于捕鱼业的巨大利润,这里的居民大都从事捕鱼行业,为了可以捕到鱼,很多人不得不涉险,用生命作赌注。













马里

获奖作品:《康加巴地区的捕鱼仪式》
奖项:第10届 节庆活动类 提名奖
摄影:Amadou Keita(马里)
拍摄时间:2013年5月3日-6月3日
拍摄地点:马里库利科罗区康加巴省
拍摄民族:马林克人、巴马纳人、颇尔人、索宁克人
图片故事:尼日尔河流域的众多民族都有定期入塘捕鱼的习俗:在特定的时段开放池塘,其余时间禁止捕鱼,否则会受到习惯法的严厉制裁。这是一种社会文化仪式,旨在团结、联合周边各社群,不区别对待任何种族、宗教,相信这是在雨水分布不平均的气候条件下,以水源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达成的妥协。在康加巴地区,女性的参与比较独特,她们往往比男性更积极,不仅用特别的鱼罩,还会用树杆自制有手柄鱼网,等祭祀完毕就冲入水中。

\\

















越南

获奖作品:《平顺传统圆形船捕鱼》
奖项:第10届 生产商贸类 文献奖
摄影:Le Minh Quat(越南)
拍摄时间:2016-2017年
拍摄地点:越南平顺省藩切市
拍摄民族:越南人
图片故事:越南陆地面积狭长,海岸线在3000公里以上,靠海吃海,是最常见的传统生活方式之一,捕捞业相当成熟。在中部水域地区,有一种渔民最得心应手的小船,其形制是个标准的圆,一般看来它是很难在水中划行。渔民不仅用它捕捞近海的鱼虾,还因为几乎没有吃水,可以轻易靠岸,担负起为大船运送物品和鱼获的任务,而因为形小体轻便于转移,还可以放置在大船上去往距离海岸远的海面作业。正因为这种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节日期间,渔民会以它作为比赛的工具,锻炼或显示能力。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更多精彩图片请登录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官方网站『民俗图库』频道
转载说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公众号』

3838

4141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