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羌声——羌民族非遗文化行摄之旅
文/曹铁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把人们的思绪拉到了古羌人生活的河西走廊。历史演变,民族迁徙,而今,羌族早已从西北转入西南,聚居于川西北,成为四川特有的民族。羌族大多居住在高山上,因此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这对摄影人来讲,无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5月16日至20日,在羌山樱桃红透的季节,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指导、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和摄影之都主办的“云端羌声——羌民族非遗文化行摄之旅”摄影采风顺利展开。采风活动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曹铁带领,18名团员行走于汶川、理县的羌族山寨,用镜头聚焦于羌民族非遗文化传统,记录下羌家人的寻常生活,感受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采风第一天
5月16日,来自成都本地和北京、深圳、西安、武汉、贵阳、厦门、绍兴等地的团员们齐聚成都,准备开启采风之旅。为了增加大家对羌族的感性认识,掌握羌族民俗文化正确的拍摄方法,主办方专门邀请了长期拍摄羌族题材的著名摄影家徐献老师为大家分享羌族文化知识和拍摄经验。生动精彩的讲授和详实全面的介绍让大家受益匪浅,提前进入了羌民族文化情境当中。
采风第二天
5月17日一早,采风团从成都前往汶川。汶川曾经历过5.12大地震,如今早已浴火重生,这里是羌族主要聚居的县之一,也是大禹的故乡。车至汶川县城口大禹塑像前,汶川县文联施龙斌主席、县委宣传部张莞老师,以及县摄协史付莉秘书长早已迎候在此。在几位当地老师的引导下,采风团来到本次采风的第一站——大山中的阿尔村。身着民族服饰的羌族乡亲们为团员们挂上羌红,用羌家人特有的礼仪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令人顿时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氛和暖心的民族情谊。
阿尔村是羌族非遗释比文化的传承地,村里有朱金龙、余世荣、王世林等10多位释比。羌族是一个信奉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原始宗教的民族,释比文化则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释比”是通神的使者,是羌族宗教仪式的执行者和羌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人,在羌族民间有很高的威望。为了向采风团员们演绎释比文化,朱金龙等几位释比身着特有装束,手持法器,用羊皮鼓舞再现羌族祭祀仪式。他们还与村里乡亲一道为客人表演羌族特有的莎朗舞,唱起羌族山歌,顿时,羌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摄影:宋文艳
摄影:诸明亮
摄影:朱军
摄影:方大桥
摄影:柴玮
摄影:柴玮
摄影:方大桥
摄影:梁九如
摄影:梁九如
摄影:刘红
摄影:余小凤
摄影:梁九如
摄影:方大桥
摄影:伍崇峰
摄影:吴昆
下午,团员们又来到龙溪乡东门寨。
摄影:曹铁
摄影:车飞霞
摄影:黄秉信
摄影:柴玮
摄影:林雅献
摄影:王懋
摄影:王懋
摄影:缪冶
摄影:黄秉信
摄影:张秋晓
采风第三天
5月18日天刚放亮,团员们就被酒店外喧闹的声音唤醒,原来大街上的车厘子市场早已是人流熙攘。
摄影:曹铁
摄影:曹铁
摄影:曹铁
摄影:车飞霞
摄影:诸明亮
摄影:曹铁
上午,采风团前往羌族最大的寨子——萝卜寨。
摄影:曹铁
摄影:林雅献
摄影:伍崇峰
摄影:曹铁
摄影:柴玮
摄影:曹铁
摄影:曹铁
摄影:刘红
告别萝卜寨,回到汶川县城,登上山坡的观景台,此时华灯初上,光影璀璨。
摄影:曹铁
摄影:曹铁
采风第四天
5月19日采风团离开了汶川,进入另一个羌族聚居县——理县,理县文联主席唐彬和县摄协主席谢晓庆专门迎接了大家。
临近中午,接近山巅,终于到达增头寨。寨子海拔2300米。
摄影:吴昆
摄影:曹铁
摄影:方大桥
摄影:黄秉信
摄影:吴昆
摄影:张秋晓
摄影:曹铁
摄影:车飞霞
摄影:王水宝
摄影:吴昆
摄影:诸明亮
摄影:宋文艳
摄影:曹铁
下午从增头寨一路下山,到达此行的最后一个羌寨——桃坪。
摄影:曹铁
摄影:王水宝
摄影:王懋
摄影:伍崇峰
摄影:朱军
摄影:柴玮
摄影:伍崇峰
摄影:曹铁
摄影:梁九如
摄影:吴昆
摄影:车飞霞
摄影:张秋晓
摄影:车飞霞
采风第五天
汶川既是羌族同胞的家园,还是国宝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在结束了羌寨的采风后,5月20日一大早,采风团又前往位于汶川耿达镇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基地内有野生大熊猫143只,占全国现存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0%,是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自然保护区。能如此近距离的一次拍摄到这么多大熊猫,让采风团员们欣喜不已,称这是此行的额外收获。
摄影:刘红
摄影:刘红
摄影:缪冶
摄影:林雅献
摄影:曹铁
摄影:朱军
下午,采风团离开川西高原回到起点成都,意犹未尽的团员们又来到远近闻名,向往已久的彭镇观音阁老茶馆。果然是名不虚传,这里依旧保留着老虎灶、蜂窝煤、铜茶壸、盖碗茶,坐满了当地的老茶客和慕名而来的游人。原生态的传统氛围展现出老成都民俗生活样本。茶馆老板李强还是摄影道中人,这瞬间拉近了摄影人与他的距离。他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还不忘指导影友创作。
摄影:宋文艳
摄影:宋文艳
摄影:曹铁
摄影:柴玮
摄影:吴昆
持续多天的采风创作顺利结束,团员们收获满满,既增加了对羌民族文化的了解,又提升了民俗摄影的理念和技能,领略了川西高原大美风光,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民俗风情。
四川是民族、民俗摄影题材的大省,具有丰富的创作资源,这次采风行程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自2023年换届后第一次指导团体会员单位在四川开展主题采风活动,接下来还将指导团体会员组织前往彝族、藏族地区开展民族民俗文化主题采风,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