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新闻资讯 >会员 >详细内容

  7419

范瑾洪:云朵上的民族婚礼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4年8月20日 17:14
图文|范瑾洪(四川成都)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

云朵上的民族是指生活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羌族,他们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尔玛”,也就是云朵上的民族。羌族没有文字,有自己的语言——羌语,几千年来他们靠语言代代相传,将本民族的遗风遗俗传承至今。
羌族传统的结婚仪式复杂而隆重,大致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订婚一般有“开口酒”(说亲)、“小订酒”(备酒宴招待女方近亲)和“大订酒”(商定结婚日期)三个程序。男家备礼请“红爷”(媒人) 到女家提亲,女家待母舅等同意后方能允婚,红爷再来时,双方交换“庚书”,并各将庚书搁在神龛香炉下,7天内忌打破东西,然后两家合八字、讲彩礼、定吉日。届时,男方到女家做“斯果尔额布”,即“开口酒”(许口酒) ,未婚婿拜见岳父母。数月或数年后,双方已达婚龄,男方就在女方家办宴席、送彩礼,正式确定婚期,羌语“订准俄西”即“小订酒”或“小送礼”。接着,男方到女方家办酒席做“龙果尔格”,即“大订酒”,宴请女方家族等,同寨外姓每户也来一人赴宴,订婚时姑娘不得露面,需藏在闺房或亲友家中,等待新郎接亲。
传统婚礼,有“花夜”“正宴”“回门”三个仪式。男女两家合开一坛咂酒称“开笼”,“花夜”在正宴头天,分男花夜、女花夜,这一天,男女双方各在家中款待亲朋,客人多赠送衣料、绣鞋及首饰等礼物,席间父母向宾客敬酒二巡,“女花夜”羌语称“居赫喜”,即“嫁女”,男家到女家“过礼”,新娘接受父母亲友餐花,向亲友依次跪拜,继后开宴。宴毕,堂前设七星灯,欢饮咂酒、唱喜歌、跳沙朗直至深夜。
新娘到了男家,双方舅父、长辈为新娘新郎簪花挂红,端公祭神,向新娘送上祝福,随即拜堂进洞房,伴娘负责将陪嫁物品当众摆于洞房内。午后,正宴开始,送亲队伍为正客先入座,次为男方宾客,席间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
回门,也就是说婚后三天,新郎携弟兄背酒肉送新娘回娘家。由新娘寨中姑娘筹办酒席“逗”新郎:用4尺长的油竹杆做筷子,放在新郎肩上,大筷子后端插几个洋芋作坠子,桌子上菜碗内有几盏灯火,灯盏窝用面做成,直径一寸余,里面装油和棉花灯芯,新郎需用大筷子捻菜,碗里盛着颗粒状的肉和菜,很难捻起,更难吃上嘴,容易烧着下巴。这样的“逗”常把新郎搞得狼狈不堪、哭笑不得。随后,由四个姑娘捉住新郎四肢开始筛糠。此后新婚夫妇要在女家耍十天半月方回婆家。

(一)
正式婚礼前一天晚上,在女方家举办“女花夜酒”。请来亲朋好友在娘家坝子里欢歌笑语,彻夜喝花夜酒。亲朋好友为新人们献上火红的羌红和祝福。




《女花夜酒》




《连心羌红》




《酒令官》



《开口酒》

(二)
喝“正宴酒”是婚礼的迎娶仪式。新娘在娘家梳妆打扮,由迎亲伴郎队伍前往新娘家去迎娶,在选定的坝子里举行婚礼,并且由羌族的祭司释比主持请神、敬神。释比是羌族口头传承和宗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新婚当晚全寨亲朋在寨子里狂欢一夜,祝福新人永远和睦幸福。




《穿戴嫁妆》



《迎亲伴郎》




《藏家伴娘》




《准备就绪》



《证婚人》



《咂酒厄》



《一拜》



《不娶不行》



《坝子婚礼》



《伴娘队伍》



《伴郎小队》



《大妈期盼》



《挂红祝福》



《娘家祝福》



《大妈也疯狂》



《祭拜祖宗》



《欢快锅庄》



《全寨上阵》

(三)
婚礼最后一天,要喝“谢客酒”。新郎同弟兄背酒肉送新娘回娘家。婚礼活动也是羌族人民互相交流的最好场所,也是年轻人认识交往的最佳机会,有时在婚礼上看上对方,就又成一对。



《报答酒》



《十碗十菜》



《婚宴后面》



《又成一对》



《忙了一天》



《来自释比的祈福》


会员介绍



范瑾洪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
国际摄影家联盟会员、四川省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荣誉和经历:摄影作品入选中国第19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获2023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金牌;曾多次参加北京国际摄影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大理国际影会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