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新闻资讯 >比赛 >详细内容

  7431

“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生命之盐”(国内篇)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4年9月13日 18:07

中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盐生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盐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界盐业,莫先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中国盐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盐工艺,是人类开拓精神和技术创新的智慧凸显。我国与制盐有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有: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晒盐技艺(包括:海盐晒制技艺、井盐晒制技艺、淮盐制作技艺、卤水制盐技艺、运城河东制盐技艺)。


▲选自《煎海煮波制盐法》,摄影/沈颖俊(中国),2009年8月拍摄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大徐镇杉木洋村,第9届生产商贸类记录奖。煎海煮波是一种古老的海盐制作方法,在特制的四眼灶上,熬制浓缩的盐卤,不停地搅拌去掉杂质,最终得到雪白的盐粒。这个过程在象山已经延续1300多年了。

西 藏

获奖作品:《盐田》
奖项:第8届 建筑文化类 记录奖
摄影:雷秋萍(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
拍摄时间:2012年10月31日
拍摄地点: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
拍摄民族:纳西族
图片故事:澜沧江边的盐田,据说在松赞干布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依山搭建的层层盐田靠简易的独木梯勾连在一起,气势雄伟,从盐井里打上来的盐卤,就是倾倒在这些土木结构的平台上曝晒而成盐的。















四 川

获奖作品:《自贡传统制盐作坊》
奖项:第8届 生活习俗类 记录奖
摄影:黄继元
拍摄时间:2012年10月5日
拍摄地点:四川省自贡市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四川自贡井盐的开采历史悠久,其中圆锅熬制是一套至今还在使用的传统制盐工艺。











江 苏

获奖作品:《盐城的百年盐田》
奖项:第9届 生产商贸类 记录奖
摄影:蒯乃品
拍摄时间:1999-2014年
拍摄地点:江苏省盐城市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江苏北部沿海是中国传统的盐产区,分布着不少优质的盐场,灌东盐场就是其中之一,盛产黄海最纯净的淮盐。每年七八九月是盐业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盐工最辛苦的时期,每一天都劳作在盐池里,泡在那苦咸的卤水中……
















江 苏

获奖作品:《启东泥盐制作》
奖项:第10届 生活习俗类 记录奖
摄影:方俊
拍摄时间:2016年6-8月
拍摄地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镇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这是一种渔民晒盐的方法:将被潮汐带来的海水长期浸泡的土层(含盐量高的盐土)耙松,收集起来堆进自制的盐床(一个经过处理的圆坑,下面留有一个通向卤缸的孔洞),往盐床里的盐土上浇水,让土里的盐分随水汇集到卤缸;提取卤水到专门存储的卤池,待到响晴天,把卤水舀到黑色塑料膜铺底的晒盘上,通过日晒结晶出盐。















浙 江

获奖作品:《苍岙盐》
奖项:第10届 生产商贸类 文献奖
摄影:郑曼丽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
拍摄时间:2015年5月1日-2017年4月13日
拍摄地点: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
拍摄民族:汉族
图片故事:尽管在史料中苍岙的海水晒盐已经存在了四五百年,但这片属于一家一户盐工的盐田却是在他们父辈的手中开创的,如今已经被高楼大厦包围着,很快就要彻底废弃。五兄弟中只有他接了父亲班的老五,死去了丈夫的金花,聋哑妻子嫌弃他贫穷而逃走的老江,雇了两个工人当上小老板的老王,还有歪梅、阿飞夫妇、阿香夫妇,他们今后的生计在哪里?
















文字素材|百度百科
转载说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公众号』

11

1010

1111

1212

1313

1414

1515

1616

1717

1818

1919

22

2020

2121

2222

2323

2424

2525

2626

2727

2828

2929

33

3030

3131

3232

3333

3434

3535

3636

3737

3838

3939

44

4040

4141

4242

4343

4444

4545

4646

4747

4848

4949

55

5050

5151

5252

5353

5454

5555

5656

5757

5858

5959

66

6060

6161

6262

6363

6464

640640

6565

6666

77

88

99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